山歌唱成音乐剧!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海门山歌上新

时间:2023-09-21 13:10:26

“乡村振兴发展快,大学毕业生是主力军。经济模式日日新,人才竞争是关键。学弟学妹志气高,家乡建设有希望。”9月15日下午,区总工会巨星剧场内,山歌悠扬、丝弦美妙,由宋卫香工作室倾力打造的原创新作——海门山歌情景剧《青春啊,青春》正在举行合乐联排,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和配乐,让不少专家和文艺爱好者纷纷点赞。

海门山歌由清代大批崇明和江南移民带来的方言习俗及民歌俚调发展而来,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分即兴山歌和叙事山歌两大类,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区域性民歌类别,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大众印象中,山歌或多或少带着“土味”。如何在传承“土味”的同时进行创新,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海门山歌传承人宋卫香一直思考的问题。“海门山歌从老百姓中走出来,自然是土,但也可以土得有生命力,也可以为它注入新活力。”唱了近40年海门山歌的宋卫香始终坚持传承和发扬海门山歌,多年来,她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教学和教唱,但是非遗传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将充满历史沧桑的‘土味’山歌创新出多元表达,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认可并且愿意传承海门山歌,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宋卫香说。

海门山歌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海门腌齑汤》《淘米记》《俩媳妇》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作品。“以前,我们创作和传唱的这一批作品唱的是当时海门大地上勤劳耕作的百姓日常,但现在时代在不断变化,曾经的海门山歌不能引起年轻一代共鸣,海门山歌也应当做时代的‘弄潮儿’,需要创新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让年轻人喜欢并参与海门山歌的传承。保护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如何创新,海门山歌的本源不会改变。”宋卫香说。

此次全新编排的海门山歌情景剧《青春啊,青春》就是一次大胆的突破与探索,该剧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切入点,讲述了大学毕业生将人生理想融入美丽现代乡村建设中的故事,凸显了新时代青年的坚韧不拔与使命担当。该剧在内容创作和主题立意上,以年轻大学毕业生为主角,以当下热门的时代背景为主题,极大地契合了年轻人的志向和兴趣。

海门山歌存在于田间地头、日升月落之中,但随着城市变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海门山歌原先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为此,宋卫香在创作《青春啊,青春》山歌情景剧时,大胆尝试,多元融合。该剧的唱腔和念白部分依然以海门沙地话为基础,采用海门人民熟悉的海门山歌调、对花调等元素,结合海门山歌剧部分唱腔设计与行当规律,同时融入传统同场戏和当代音乐剧等不同舞台表演形式,使观众不仅享受到传统戏曲表演特有的舞台程式与韵律,更随着剧情和人物性格的发展,感受当代音乐剧元素的碰撞与激情。

此外,《青春啊,青春》的演员里除了宋卫香之外,其他演员都是来自学校、乡村、剧院的年轻人。海门山歌剧院的青年演员关爽爽作为此剧主演之一,一遍遍地磨唱腔、记台词、练动作,希望自己的表演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海门山歌,愿意加入进来。

排练结束后,很多观众表示,《青春啊,青春》在题材内容和创作风格上更贴近现实生活、贴近时代。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建明作为此剧的创作人之一,他表示,传统经典是历史传承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只有深刻领悟和把握其文化精髓与当代生活的关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使之进一步深耕时代土壤,让年轻的海门人“记得住乡愁”。

原标题:《山歌唱成音乐剧!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海门山歌上新》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